阅读历史 |

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122(3 / 4)

加入书签

,这世上长相相似之人到底不多,这画像便是凶手的催命符。

前两人画像已出,唯独第三人形容依旧模糊,但如今找到了打过照面之人,有谢星阑在,做画像便不再是难事。

摆好书案,奉上笔墨,陈安与同伴凑近,仔仔细细地形容起来。

陈安边想边道:“那人身形瘦弱,走路之时含胸垂眸,没有一点儿男子气概,像做惯了下人似的,他生的一张容长脸,还有双桃花眼,看着秀气文质,右边腮帮子上还有一颗痣,这里——”

陈安在自己脸颊指了指,接着道:“他头发在脑后挽了个半髻,瞧着也不够利落精干,不过手和脸都很粗糙,看着便是常在外走动的,但和他兄长不同,他说话细声细气的,耳背一点便听不清,这样的人怎么能混得到饭吃?”

陈安说着摇了摇头,又看向同伴,那另一伙计便道:“小人与那两人也只见过两三次,他们好像不爱出去透气,这个小兄弟给小人的印象,是比他兄长爱干净,不仅如此,小人还看到他趴在船舷边,借着江水照自己的脸,像个姑娘似的。”

谢星阑边听边落笔,陈安二人则想到一句说一句,直至大半个时辰之后,谢星阑画像初具模样,便令二人近前观看,陈安看完惊叹一番,又想起来两处特征,如此修修改改,到了子时前后,一副栩栩如生的人像画了出来。

陈安与同伴纷纷点头,他又道:“像,十成十的像,这画像拿出去,他便是往脸上抹十层灰,也难遮掩过去!”

秦缨听得莞尔,见天色不早,便命人打赏二人,等他们离去,秦缨才对钱维道:“如今三人的画像都有了,还请大人安排夫子们临摹。”

钱维应是,这时谢星阑问赵明安,“今日走访下来,可有人见过那叫宋梧的?”

赵明安摇头,“没有,客栈、酒肆都问了,能落脚的也就这么多地方,除非是他们在此地有宅子,否则很难解释,我们还又去了一次王家巷,拿着画像让认的时候,只有一人有些印象,也是说大半月前去过几个不进药铺的生面孔,但多得他也没印象了。”

钱维轻嘶一声,“找不到任何踪迹,这便是最为古怪之处!”

说至此,他担忧地看向谢星阑,“莫非他们早就跑了?他们从京城出发,乃是七月二十三,而万年县的案子是在七月二十一生,才两日他们便南下,按照这般速度,赵大人遇害后,他们多半也是第一时间离开慈山。”

谢星阑点头,“这般可能性最大,这也是他们能四处作案的缘故,本就是外来人,在此地并无亲友故旧之关系,案发后又第一时间逃走,不知情的官衙只能从受害者的亲朋仇敌入手,反倒给了他们逃窜之机。”

秦缨听到此处微微摇头,“不过这一次还是不同的。”

她目光一错看向黄义,“你仔细说说,你家大人被抢走的财物有哪些?”

黄义精神一振,“装着碎银子的钱袋,这并不值多少钱,主要是羊脂白玉扳指,那扳指上雕着一副极小的‘竹报平安’,很是难得,还有一块‘青云直上’和田玉玉佩,大人用的簪子也是上好的羊脂玉,只这几件玉饰加起来,都要几百两银子!”

黄义越说语气越下意识抬高,眉眼间竟有两分得意之色,待话音落定,才意识到不妥,果然,秦缨微微眯眸,“他一个七品县令,倒是有些好物件,那他钱袋是哪般绸缎?上绣何种花纹?”

黄义心弦发紧,顿时弱了声气,“是、是鸦青水波缎,上绣‘兰桂齐芳’,钱袋拉绳两头有两颗红色的珊瑚玉珠。”

秦缨直看向谢星阑,“此番他们抢走了财务,还挑选了当地县太爷动手,除了报复,也确有谋财之心,与前次大不相同,他们不敢就地销赃,那势必要去别处。”

谢星阑颔首,对钱维道:“今日发往各州府的通缉告示,还要令当地留意这几样物件,若是发现踪迹,速速传信来。”

钱维应是,一旁黄义擦了擦掌心冷汗,心虚地往旁里退了两步。

夜色已深,众人不在县衙多留,自回半枝莲歇下,待走到楼前时,秦缨却微微顿足,她抬眸往门楼上看,只见高悬着的朱漆牌匾上,写着铁画银钩的“半枝莲”三字,虽并非头次至客栈,但此时看这三字时,心境已大不相同。

谢星阑走在她身后,见状也停了下来,秦缨不必看便知身边是谁,唏嘘道:“初见只觉此三字风雅,如今看着,倒有些别样沉重。”

谢星阑目泽微深,“你若想知道内情,回京后可探一二。”

秦缨听得扬眉,转头看他,“你莫不是在玩笑?这可是四十年——”

“前”字还未出口,秦缨便对上谢星阑幽幽目光,他一本正经看着她,分明不是玩笑,秦缨莫名一怔,又轻啧一声入得楼门去,边走边嘀咕,“随便说说而已,四十年前的皇家禁忌之事哪探的出,也不怕犯了忌讳……”

姑娘

翌日晨起, 秦缨便见半枝莲堂中摆足了阵仗,六位夫子被钱维请来摹画,因画技不凡, 所摹之画,与谢星阑所作相差无几, 每画七八张,钱维便派出一队人马张榜通缉,除了慈山县城以外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